学校首页
页面组件elementname
 首页  部门概况  学生管理  学生资助  心理健康  规章制度  下载专区  学工通讯  部长信箱 
 
当前位置: 首页>>首页>>辅导员说>>正文
莫将“1”和“0”混为一谈
2018年12月31日 曲建武  仍然在路上公众号

大家经常会看到英年早逝的报道。就在前些日子,很不幸李咏年仅50就去世了。大家为之惋惜,为之悲痛。在悲痛之余有的人便大发感慨:身体是“1”啊,没有了“1”,后面有多少个“0”都没有用了。

增长“社会生命”

咋听起来,此话有些道理。若细论起来,这话就不怎么有道理了。“1”是什么?“1”是自然生命;“0”是什么?“0”是社会生命,这两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1”的后面若是没有“0”,要“1”有什么用呢?“1”不就成了本能的存在吗?即便长命百岁又有什么价值?

如果再不小心把“1”变成了“-1”。那对社会不仅没有一点积极意义还会给社会带来危害。

为什么一些英年早逝的人大家为之惋惜、为之悲痛?那不是因为他们正处在“英年”,而是因为他们那么年轻在“1”的后面就有了那么多的“0”;为什么有的人即便刚成人,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被枪毙的时候人们拍手称快,那是因为他的“1”后面不仅一个“0”都没有,而且他把自己活成了“-1”,简直禽兽不如。

从根本上讲,没有“1”这个自然生命,是不可能有“0”这个社会生命的,这就像存在决定意识差不多。但是一旦有了“1”,有了客观存在,那“1”就要为“0”服务了,就要不断地在“1”这个自然生命的后面排列上“0”这个社会生命,而且排列的“0”的数量越多,越说明这个“1”越具有了社会性,具有了人的样子;越说明这个“1”超越了其自身的“物质属性”,超越了“动物性”,越具有了“0”这个社会属性的“至善性”。所以,没有“0”的“1”的存在对人的社会来讲是毫无意义的,有了“1”这个自然生命的存在,就一定要想办法在“1”的后面更多地排列“0”这个社会生命,这是由人的本质决定的。

1&0关系

现实社会中“1”这个自然生命是有和“0”这个社会生命发生矛盾的时候,有的人为了增加“0”这个社会生命,“废寝忘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直奋斗到“1”这个自然生命“吃不消”的程度,有的英年早逝的人就是这个样子。

大家还记得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罗阳(1961.6-2012.11.25)同志吧?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其实罗阳本人在随“辽宁舰”出航实验的时候已经感到身体不适,为了使“辽宁舰”早日投入使用,他隐瞒了病情。在实验结束返回港口后,如果罗阳说他的身体不舒服,也会得到及时治疗的。可是为了在第一时间分析出实验数据,罗阳又隐瞒了病情。就这样,直到病情发作才送往医院。结果耽误了救治,罗阳不幸因公殉职。

这么说吧,如果像罗阳这样的人能“认识”到身体是“1”,没有了“1”后面多少个“0”都没有用了,能够处理好“1”和“0”的关系,为了使“1”更长久地存在,那么“暂时”少几个“0”还是有意义的。待“1”牢固了,“暂时”损失的那几个“0”很快还会补回来。问题是越是像罗阳这样的人,越是“不信”身体是“1”这样的“理论”。我曾参观过“沈飞”,见过罗阳,单位的同志都说罗阳是“拼命郎”。

细心观察一下不难发现,恰恰是一些“1”后面没几个“0”,甚至一个“0”都没有的人对“身体是‘1’,没有了‘1’,有多少个‘0’都没有用了”的“理论”大加赞赏。他们什么都想“舒舒服服”地才做事。这就像有的大学生,不能“冻着”;不能“饿着”;歌不少唱;觉不少睡;桑拿不少洗;商场不少逛;“抖音”不少玩……总之,还没怎么学习就喊起累来,就担心可别把“1”弄倒下了,唯独不着急的是他们的“1”后面还一个“0”都没有呢!

打印    收藏
上一条:真是不应当报怨
下一条:成长的道路上只有主角——写给所有为国贸学院而努力的运动员
关闭窗口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河南省教育厅 郑州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金水东路 电话:0371-86159182 邮箱:hncdxgb@163.com
版权所有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学工部 CopyRight©2005-2019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