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河南日报》理论版刊登了我校校长杨宏志撰写的题为《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应从四个方面着力》的理论文章。原文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是传播党和国家意识形态、价值体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要从四个方面着力,把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抓实抓好。
注重大局意识
党中央一直强调高校党委要成为讲政治的表率,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并推动实践工作深入开展。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从讲政治这个大局出发,围绕这个大局展开各项任务部署,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意识形态教育入脑入心。
强化大局意识,高校党委必须把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导权,落实好意识形态责任制,重点强化和落实党委的领导责任、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专家学者的社会责任和教师的育人责任。强化大局意识,必须重视提升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能力建设,优先发展、重点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的优势学科,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作用,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统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大局意识,必须抓实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端正高校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认识;抓好队伍建设,建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力军;加强课堂管理,强化教学纪律,守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用好网络工具,打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仗;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校园文化建设,唱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旋律。
强化主体责任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要强调主体责任,而主体责任的提高需要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主体责任意识。各级党组织和党员不仅要具备尽职尽责的基本素质,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因此,高校党委要强化政治意识,强化守土责任,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的第一线,加强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坚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党风、教风、学风建设,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大学的中心任务和根本使命,加大意识形态工作在高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中的权重,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用的重要标准。网络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在这个主战场取得胜利要求高校党委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深刻影响,注重加强网络话语建设。
坚持问题导向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清楚认识问题,切实解决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重视和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这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我们还要回答如何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如何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行之有效地展开,如何不断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并与各种错误思潮展开斗争等。这些问题包含着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最核心的价值取向,即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保证祖国山河永不变色,使我们的国家和社会能够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践行,实际上就是在真真切切、扎扎实实地进行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总而言之,问题意识的导入不仅有助于我们高屋建瓴地认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有助于我们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从而不断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走向深入。
提高研判能力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高校是各种知识分子荟萃之地,也是各种思潮激荡交锋之地。高校党委要在错综复杂的思潮中保持清醒头脑,就要进一步加强辨析、研判各种思潮的能力,加强对代表性思潮的洞悉能力。高校党委要在众多的社会思潮中敏锐地把握住最具有代表性的思潮,有针对性地开展分析、引导工作,提高对思潮发展趋势的预测能力,密切关注带有政治倾向性的问题,深入研究有关社会思潮的成因、特点、影响、传播规律的基本理论问题,努力成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行家里手。对于带有明显政治倾向性的错误思潮,高校党委要直面问题、敢抓敢管、敢于发声。要通过激浊扬清、正本清源,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关乎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推进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高校全体教师都肩负着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任,应该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高校党委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勇于担当、敢于亮剑,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取得新时期意识形态战场上的新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