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史学习为主线,落实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指示,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广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根据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学工部面向全体辅导员开展“红色宣讲映初心”之党史故事宣讲活动。以下是她的宣讲内容。

宣讲人简介:王雪童,文化传播学院辅导员,中共党员。
沈雁冰:矢志不渝坚守信仰
大家好!
这里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工作部、学生处举办的“红色宣讲映初心”之百名辅导员讲党史故事主题教育活动。我是党史故事宣讲人——文化传播学院辅导员王雪童。
今天我讲的故事,名字叫《沈雁冰:矢志不渝坚守信仰》
五四运动后,沈雁冰(笔名茅盾)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结识陈独秀,并为《新青年》杂志撰稿。1920年,他参加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做了大量工作。
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包括沈雁冰在内的各地早期党组织成员顺然转为正式党员。起初,党的各项工作处于秘密状态,沈雁冰以其工作环境为掩护担任直属中央的联络员,开展党内通讯联络工作,并在党创办的学校承担教学任务,领导、参与、报道上海罢工运动。
大革命期间,根据形势的推进和党的工作的需要,沈雁冰接受党组织派遣,辗转各地。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陷入低谷,沈雁冰被迫开启隐居流亡生涯。紧张的国内气氛和复杂的社会形势,使他渐渐失去了与党组织的联系。苦闷彷徨之时,沈雁冰决心拿起手中的笔为党的事业继续奋斗,从而踏上了文学创作征程。隐居上海期间,他创作了以大革命时期为背景的第一部小说《幻灭》;1928年流亡日本后,创作了寄托革命前途信念的长篇小说《虹》;1930年返回上海后,完成了反映30年代国内社会现实的长篇巨著《子夜》;抗战期间,继续创作了大量暴露国民党反动本质,歌颂人民抗日斗争的革命文学作品。从解放战争时期开始,沈雁冰由文学创作转向对外文化交流、国家文化建设工作,并在新中国成立后出任首任文化部长,投身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
1981年,沈雁冰以孱弱之躯在病床上提出给中央写信,表达要求恢复党籍的心愿。这封信由他口授,其子代笔,他本人亲笔签名。完成这封信后,沈雁冰说:“我死了,反正什么也不知道了,那时如蒙追认,将是我一生的荣耀。”3月27日,这位文坛巨星陨落。3月31日,党中央作出“恢复沈雁冰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的决定。
沈雁冰在党的早年困难时期加入党并同党一起度过困难,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后自觉担当革命“鼓手”和“号角”,在党胜利后继续为党奉献,弥留之际渴望追认回归。他对理想信念的终生追求,展示了什么叫做坚定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