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党史学习为主线,落实总书记关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要指示,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广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根据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工作部署,学工部面向全体辅导员开展“红色宣讲映初心”之党史故事宣讲活动。以下是她的宣讲内容。

宣讲人简介:吕皓洁,法学院辅导员。
万里的群众观
大家好!
这里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工作部、学生处举办的“红色宣讲映初心”之百名辅导员讲党史故事主题教育活动,我是党史故事宣讲人——法学院辅导员吕皓洁。
1947年1月30日,万里在《冀鲁豫日报》上发表《发扬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文,强调:“领导者越能发挥和组织了群众的积极性,就越能使群众有更多的创造。”万里认为,只有把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站在群众的角度,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做好工作。
1941年至1942年,冀鲁豫边区发生严重旱灾。面对灾情,担任运西地委书记的万里提出“在根据地不能饿死一个人”的口号,要求地委成立救灾委员会,派出专人安置灾民,组织群众开荒生产,脱产人员减少粮食定量,全力以赴支援灾区。1942年春,万里和运西地区干部战士一起,利用战斗和工作间隙,帮助当地群众和灾民实行互助合作,发放生产贷款和良种,解决牲畜、劳力和农具问题,发展农副业;同时自己动手,开垦路边、村头、黄河故道的零散荒地,种粮、种菜、种棉花。在万里的领导下,全区军民同甘共苦,战胜了灾害,为冀鲁豫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1957年春,时任城市建设部部长的万里随邓小平到太原、西安等地检查工作。回京后,万里召开座谈会,指出:“从我们城市建设工作来说,最根本的缺点和错误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没有很好地实事求是地根据本国国情来建设自己的城市。”万里举了西安某地将防洪工程建在高岗上,引低处水向上,让建设单位在原蓄洪区盖房子结果房子被水淹的例子,批评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上贪大贪新,不讲实用、不听取群众意见等缺点。他提出,城市建设片面追求美观和形式不利于调动人民积极性,会影响工农联盟;要求相关部门面向群众和实际进行工作检查,边修改,边总结。
1977年6月,万里担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是时安徽自然灾害频发,凤阳农民生活困难,温饱问题无法解决。在省委召开研究如何解决凤阳农民外流讨饭问题时,有人说那里的农民有讨饭的习惯。万里听了非常气愤:“没听说过,讨饭还有什么习惯?讲这种话的人,立场站到哪里去了,是什么感情?我就不相信,有粮食吃,有饺子吃,他还会去讨饭?”万里认为,农民吃不饱,生产搞不好,主要是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为此,他特别强调各级领导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生产观点,并多次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制定政策。万里坚持探索农业生产发展模式,推动了安徽农业体制改革,拉开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万里相信群众、注意调动干部积极性,以身作则坚持人民立场的观点和工作方法,为我们践行群众路线、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出了表率。